近几年,随着昆明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昆明地区,特别是主城区的空间资源已越来越紧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开发地下空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
记者:您认为,昆明现在已经到了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的时候了吗?
熊思远: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有直接的关系。昆明,其实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城市。一方面,昆明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即昆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战略变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昆明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建设步伐;但另一方面,昆明的地面土地却极为紧缺,特别是主城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昆明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的未来走向,必然要向城市高空和地下空间拓展。
随着昆明新机场的建成和巫家坝机场的撤离,昆明城市建设向高层空间发展的屏障将会消除。据悉,目前昆明在建或规划要建的高层建筑达几百个,提出规划的超高层建筑也有上百个。但即使这样,昆明地面土地的供给仍然捉襟见肘,未来更大的城市拓展空间必然是向地下拓展。
记者:您觉得,当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熊思远:实际上,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地下拓展城市空间是一个历史趋势。国外如此,我国也不例外。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大型、特大型城市,早就将城市发展的目光转向了地下,有的还即将出台相应的规划办法(例如上海拟出台《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专家预测,未来30—50年,是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地下城建设的黄金机遇期。目前,各地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潜在的、甚至是现实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一是目前快速建设但规划滞后的城市地面工程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埋下了许多隐患,例如有的城市高层建筑的桩基就影响了城市地铁线路的走向和建设,更不要说今后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建设。
二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缺乏对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或规划理念滞后。这个问题地面上已经存在并引发诸多问题,地下的问题则远比地面上复杂、麻烦得多。
三是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地下空间的运作如果沿袭地面上的运作模式,将会导致各自为政、互不衔接,更会导致与地面的各种交接混乱不堪,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
记者:那么,您对昆明开发地下空间,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熊思远:开发地下空间,可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政府和企业在利用地下空间时,必须做好统筹规划,确保安全、高效。因此,我建议:一是昆明市政府要未雨绸缪,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宣传,借助社会舆论动员全民参与关注;二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地方法规条例,将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纳入城镇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确立科学性、导向性、系统性、法治性的政策指导和法规约束;三是做好地下空间开发的平战结合,即地下设施要兼顾人防要求和市场开发;四是建立昆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昆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五是设立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院,加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指导。